哪种运动量适合糖尿病人
发布时间:2013-01-18 来源:周浦医院 浏览次数: 次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内分泌副主任医师 方琦 运动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运动,血糖降低了,胰岛素的效用被提高了;运动中脂肪也会被不同程度地消耗,肥胖的患者体重会有所下降,相对的肌肉组织成分增加。另外,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在血管中的运动,增强心脏及呼吸的功能。还能加强骨骼的坚韧性、放松心情和增加体力。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人,进行必要的运动,往往比单纯控制饮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所以运动可以说是增进身心健康的法宝。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却是有讲究的。一般将运动量分为轻度、中度和强度运动三类:轻度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拳、平地骑自行车等,运动后人感觉较轻松,无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中度运动,例如:缓慢跑步、快步走、上下楼梯、钓鱼、老年体操等,运动后有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但仍能坚持运动,第2天起床后无疲劳感;强度运动,例如:跳绳、打蓝球、长跑、爬山等,比较费力,但尚能坚持到运动结束。通常,每次运动的时间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60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一般认为,每周运动锻炼至少3~5次是较适宜的,尽量避免连续2天或2天以上不运动。选择个体化的运动方式、选择患者自己喜欢并能坚持的运动方式,是确保运动持续进行的重要因素。通常,步行是最安全的运动方式,可做为首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步行时应抬头挺胸收腹,以免因含胸驼背而引起背部肌肉疲劳,从而影响运动的持续性。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以轻中度运动适宜。笔者曾做过一项研究,将糖尿病前期的中老年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同时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其中主要采取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另一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虽然药物治疗组血糖较单纯运动组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单纯运动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都较运动前有所好转,转化为正常血糖者达18%。由此可见,运动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 坚持不懈的适量运动锻炼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健康状况、延缓慢性并发症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愿糖尿病患者运动起来,在运动中找到快乐,让生活更丰富、活得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