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什么说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发布时间:2019-02-12  来源:周浦医院  浏览次数: 次

 

有经历过“小手术”签字的病人,手术医生会跟你说这个手术很小,是微创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但是去麻醉签字时,麻醉医生却会告诉你,手术分大小,但麻醉无大小之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所谓的“小手术”及“小麻醉”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2)\0df1fbfdedaddfa1911f3a0734f1ed93.jpg

“小手术”通常是指那些手术范围局限,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的体表手术,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出血,也不会损伤重要器官、更不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危险。而针对“小手术”进行的“小麻醉”可能仅仅是单一的局部麻醉加上简单的镇静及镇痛等,也只能拆线或换药这些简单操作,但只要一旦使用上麻醉药,病人就可能随时出现药物过敏,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以及血压下降等各种情况,这些情况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而麻醉医生在任何麻醉状态下都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因此,不论手术是大还是小,不管麻醉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要求麻醉医师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的做好麻醉工作的各个环节,譬如说:术前探视,必须全面、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严格掌握与手术有关的各种临床资料,下好手术前医嘱。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2)\e2321f4eabb69ee7ba743bf2c4eecc74.jpg

术前全科讨论

首先,由主持麻醉医师汇报随访时所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特别是现在上海率先走进老年化社会,高龄老年人手术是常见的事,对麻醉来说,肯定是增加风险因素了。而且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夹杂症及治疗情况,重要脏器功能,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等。麻醉科主任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要改变麻醉方案,以及麻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必要时,麻醉科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要亲自把关和亲手操作。

麻醉前

麻醉前,都要对麻醉机呼吸回路进行一次完整而系统的检查,氧气表的压力是否正常,管道有无漏气?要计算和准备各种麻醉药物剂量,如局麻药物、镇静催眠药、阿片类镇痛药和肌松药,及抢救性药物和设备以备不测。要排除禁忌症后方可实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就是重视病人的诉求,譬如说病人拒绝半身麻醉,那就属于绝对禁忌症了;另外有上级神经元受损的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后肢体有后遗症的病人,小儿麻痹症,有颈、腰椎手术史等,是半身麻醉的禁忌症;半身麻醉的相对禁忌症,如手术病人原来存在腰背痛、腰椎间盘脱出症者,为了排除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最好避免半身麻醉而选择做全身麻醉。

 

全麻药可能过敏吗?全麻插管时,会发生插管困难吗?牙齿是否会受到损伤?在病人及家属签署麻醉可能出现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知情同意书后,方能进行操作,根据手术需要建立静脉通路,那可不是“打一针”的事,给麻醉诱导药,不断探索病人最佳剂量,防治用药后,血压过低,气道痉挛等,随时作好抢救准备。

 

手术过程中

术中,控制好麻醉的深度,认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最常见的是心律失常等,要在手术期间抓紧治疗,我们有时还要根据手术步骤的需要改变病人的体位所引带来的生理改变。特别要提防意外的大出血,要紧急抢救,输代血浆,输红细胞,升压药等。

 

全麻后苏醒期

要观察病人神志清醒情况,呼吸通畅度,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是否达到满意程度?病人有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征状,如恶心、呕吐等并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致命的窒息等。

 

总的说,手术可能有大小之分,而麻醉则没有大小的区别。麻醉医师从接触患者的第一刻起,到安全、平稳的把病人送出手术室、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把病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说,手术医师能治疗病人的疾病的话,麻醉医师就是一直在守护着病人生命,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

顶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