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周医人】致敬!新时代最美的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浏览次数: 次

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周医人发扬辅善精神,学雷锋、做雷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推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他们中,有飞速集结紧急援鄂的抗“疫”标兵,有德技双馨坚守一线的医疗专家,有随时待命积极备战的梯队队员,有日夜奔波统筹协调的管理人员,有“为爱举手”献出热血的团员青年,还有不辞辛劳默默无闻的后勤保障团队……他们传播新时代正能量,引导全院职工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充分展示医务人员的良好风貌。



顾桂国:

新冠抗疫中的“硬核战士”


顾桂国是周浦医院医务部兼门急诊办公室主任,也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副组长,顾桂国坚持贯彻落实上级和院部的重要指示精神、决策部署,带领科室和同志们迅速启动“战时机制”,化身“抗疫战士”,克服困难,冲锋在前,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方法投入到这场战“疫”当中,为守卫一方家园亮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滚动查看详情



阻击战——守土有责,筑牢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多年的工作经验,使顾桂国在医政、疾控、院感、人力各方面的政策都了然于胸。疫情当前,这位“全能战士”发挥专业所长,坚守在防控疫情战斗的第一线,面对大量又紧急的各项工作要求,他快速认真研读学习,结合实际拟草工作方案,在院领导带领导下,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仅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实现了人员编组到位、设施配备到位、物资保障到位、生活保障到位、封闭管理到位的“五到位”,同时,根据防控形势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各项工作举措,筑牢抵御疫情的坚强防线。

攻坚战——精准定位,联防联控

紧急会议中,总有他风风火火的身影;深夜和凌晨时,手机时常常响起;疫情初期,发热门诊量一直居高不下、疑似新冠病例数量多......落实会议精神、协助科室和同事、解决新发现的问题等等,他总是尽心尽责,敢于担当。

随着工作的推进,顾桂国又要考虑新的问题,既要务实高效防控疫情,也要纾困解难护航复工复产,要做到防控、复工两不误,压力可想而知。一定不能让疫情有反复,一定要守住医务人员感染、院内零交叉感染的底线!为了这两个“一定”,他又忙碌起来,门诊全预约、流调全覆盖、住院患者全筛查、手术管理全方位、医疗信息全掌握,确保每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环环相连,有序扎实、有力高效。

持久战——咬定青山,践行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个多月来的日日夜夜,老党员顾桂国奋勇当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党性。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24小时随时待命;没有丝毫退缩,有的只是迎难而上的那股子韧劲。从发热门诊的流程管理、医务人员的协调、留观隔离区域的合理安排、抢救设备设施的配备、防护物资的合理分配,到每一个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落实、每一次医院防控组会议的工作推进、甚至是每一个留观患者的关注、每一名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健康,他关注到某一个细节,掌握好第一手,制定完善的预案、流程,具体落实。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尚未结束,顾桂国这位“硬核战士”,仍然像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那样冲在战“疫”第一线。他默默地奉献,精心地守护,身先士卒,奋勇拼搏,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医院发展的双胜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周超:

抗“疫”排头兵


1月20日,周浦医院抗“疫”工作全面启动,周超同志作为感染科主任立即挑起重担,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从发热门诊的流程布局改造,到发热门诊诊疗规范的制定;从担任院内新冠肺炎会诊专家组的组长,到担任新区专家组成员;从坐诊发热门诊,到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他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是名副其实的抗“疫”排头兵。






?滚动查看详情



周超每天的常规工作,先了解前一天的发热患者信息、查房、分析病情、科室人员培训、参加各种防控会议、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搜索文献、整理资料、制作培训材料,还承担着医院的大量培训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花了大量的时间分析新冠肺炎的特点,总结成PPT,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名呼吸专业的主任医师,他是我院新冠肺炎诊治的权威,遇到很多疑难患者、危重患者,总是第一时间参与救治。前不久,有一名苏州吴江的患者在当地诊断为肾肿瘤,到肿瘤医院就诊时有发热,查了胸部ct,即转至我院发热门诊就诊。院内专家按照标准判定为疑似患者,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不明显,始终有发热。周主任予以积极寻找病因,并做相应检查,找到患者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肝脓肿。在核酸检测两次阴性,综合分析病情后,予以及时解除隔离,转至专科进一步诊治。转科时患者已出现早期休克、经专科治疗后,患者逐渐好转。

这50余天来,他几乎天天在医院工作,经常在医院和衣而睡。2月20日晚接区卫健委通知要紧急组建援鄂医疗队,他又第一时间报名援鄂医疗队,担任医疗队的副领队,没有豪言壮语,却肩挑山高水长。






感染科医师团队:

吃苦耐劳,舍我其谁


这个团队平时总是默默无闻,辛勤的承担着我院发热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的治疗,经常和感染性疾病打交道的他们,在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战斗中表现镇定,忙而不乱,创下了1天接诊352名患者的全区最高记录,也写下了周医人奋力抗“疫”的壮丽诗篇。


?滚动查看详情



年近退休的曹钢医生,原来承担着肝炎肠道门诊的工作,肝炎肠道门诊被征用后,主动负责起科室的内务工作以及发热门诊清洁区的协调工作,作为一名长者,充满正能量,给予了进入发热门诊的医师极大的鼓励的安慰。

声音洪亮的傅军医生,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内科高年资医生,但体质偏弱,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他克服了各种困难,与其他医师一样,一直坚守在最前线,标志性的大嗓门,远远的都能听到他直爽的声音,他总说:没有医生去救治,疫情怎么能控制,总要有人冲在前面的。

温和安静的李敏医生,平日里文文静静,但干起活来毫不落后,由于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都很繁忙,为了坚持岗位,特地请了亲戚来照看孩子,夫妻俩自费住到医院附近的酒店,以便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随时参加救治。

思维敏捷的严洁,是发热门诊的主力军,平日也容易有感冒,年前工作太忙碌,也发热了,立即进行了检查,排除了新冠肺炎,可体温一退,没休息2天,就再次进入发热门诊轮班。从她手里确诊了好几例核酸阳性的患者,心理压力确实很大,她说:我做好防护的,不担心,就是不能和孩子接触,还是有点想念。

还有帅气直爽的严俊峰,性格直爽,做起事来一点不含糊,本来订好的家庭出游计划,毫不犹豫的退掉,当遇到病人高峰、有临时替代任务时,总是第一时间来院帮忙,心态良好的他,有他的地方总是欢声笑语。

曹钢



傅军


严洁


严俊峰





发热门诊医师帮班团队:

足不出户的“志愿者”


疫情开始,发热门诊的工作量骤增。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医师帮班志愿者队伍迅速成立。从最初有临时帮班的同志参与,之后有多名医师积极报名参加一线工作,他们是最美、最可爱的人。


?滚动查看详情



内分泌科的慕开达、消化内科的张成、心内科的郇强三位医师固定参与到发热门诊一线工作。

慕开达医生是最早参加发热门诊工作的,他和爱人将由于“创三”推迟的婚假又一次推迟。他说,当下,没有什么事比抗“疫”更重要,婚假可以等疫情之后再考虑。

张成医生则憨厚地说,我在科室里是老同志,又是党员,做这点事是应该的。我和家人都安排好了,让我一个人单独住,没有任何负担,请组织上放心。

郇强医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孩子们都还年幼。他说自己由于专业限制去不了武汉,有点遗憾,但是能在发热门诊提供帮助,觉得非常高兴。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发热门诊工作不仅要面对可能的新冠患者,还要做到不漏诊、不误诊,工作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分诊的第一道关口,他们的责任重大、压力也大。我们常常看到他们下班后疲惫的身影,脸上一道道深深的压疮,穿上防护服的行动不便,脱下防护服后的湿透的背影。他们经常8个小时不吃不喝,经常一个晚上不眠不休,为守护人民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慕开达


张成


郇强





出入口志愿者:

“人机合一”精准高效


在周浦医院门急诊、住院楼的出入口,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来自临床和行政各部门。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加强人群管控、开展志愿服务、添设智能化设备等,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安心。疫情期间,门急诊正常开诊、病房正常运行,医疗环境有序,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收到锦旗8面,表扬信4封。


?滚动查看详情



1、人群管控无死角:在加强门急诊预检的同时,封闭医院各通道,仅保留门诊、急诊、儿科、住院部北门4个通道,安排专人进行测体温、登记信息和流行病学史的调查。

2、志愿服务往前移:在全院招募防控疫情志愿者队伍,党员干部驻守道口,把好医院防控“第一关”;行政岗位的志愿者们每天穿梭于门、急诊等人员密集的就诊区域,巡视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把好关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解释、引导和心理疏导,并指导患者自助预约和使用“抗击新冠肺炎免费在线服务”等“云”服务,方便患者就诊。

3、科技力量来助力:在住院部南北出入口,安装了2套闸机,进行人脸识别、刷卡进入,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人员管控,并安排志愿者做好把守和引导。在门诊人流大的区域,使用红外人体安检测温系统,对人群进行监测筛查,非接触式精准人体安检和测温功能,使防疫更加便捷,减少排长队现象,让科技管控融入人性化服务。












顶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底部